為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隊伍,給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與智力支撐,擬定于2022年10月28日-30日,在京舉辦2022北京市設施番茄高品質栽培技術提升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由北京中農富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訓。 本次免收培訓費用(統一安排食宿),按照自愿報名原則,進行錄取。培訓將重點圍繞本市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都市農產品供應鏈建設,聚焦本市設施番茄高品質栽培的關鍵技術,涵蓋從生產到銷售等環節。
2022年8月22日下午,由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承擔的《含山縣清溪鎮白衣田園綜合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期評審工作在含山縣清溪鎮人民政府順利召開。此次匯報由規劃所所長薛欣艷帶隊,同時邀請到上海師范大學、安徽省農科院和馬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的三位專家參與方案評審指導,出席評審會議的有清溪鎮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白衣村等主要負責人。
近年來,北務鎮加大農業發展力度,培育永順華、高天順、順康益品等龍頭企業,創新運行“合作社+農戶”模式,現有注冊合作社11家,帶動全鎮400余人進行蔬菜種植,今年上半年實現人均收入11575元,同比增長3%。 日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規自委、市園林綠化局公布《2022年一產農業試點示范項目》名單,經相關部門評審,確定全市30家經營主體入選,位于北務鎮的北京黑橋常珍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名列其中。
綠色農業是指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工業裝備和先進管理理念,以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農產品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 綠色農業是廣義的“大農業”,其包括:綠色動植物農業、白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菌類農業、設施農業、園藝農業、觀光農業、環保農業、信息農業等。我們一般將 "三品",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合稱為綠色農業。
眾所周知,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大國,而且農村人口數量在全中國總人口數量的占比是很大的。如果將農村的經濟發展起來,中國的總體經濟實力又會更上一層樓!近年來,電商行業的火熱發展使人們看到了農村電商發展的可觀利益,電商也在農村掀起了一波浪潮。
共享農場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有效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特別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當前我國構建鄉村產業體系的重要方向。過去農家樂的興起,滿足了消費者對原生態農家美食的需求,促進了農村從一產轉到三產,可稱之為農村新業態的1.0版。隨后,鄉村民宿快速發展,滿足了消費者吃、住的需求,是對農家樂的升級,可稱之為農村新業態的2.0版。相對于民宿,共享農場對“三農”的帶動作用更強。共享農場有農有莊,把農業與旅游、教育、
種地全程托管,農機電話預約 今年這個“三夏”,順義的農戶格外輕松,16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帶領機手、技術人員穿梭在田間,為農民提供托管式服務,讓農民種地不操心。
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農市發〔2022〕8號)總體部署,加快推動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內容如下: 工作目標 2022年,重點培育的區域公用品牌品類23個,包括糧食(大米、鮮食玉米、馬鈴薯)、果品(蘋果、柑橘、草莓、荔枝、桃、櫻桃)、蔬菜(蒜、姜、番茄、辣椒、食用菌)、茶葉(綠茶、紅茶、白茶)、畜禽(豬、牛、雞)、水產(魚、甲殼、貝